“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是五年一届国内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山艺职业教育学院教师在本届展览中再创佳绩,共有4位教师的5件作品入选,其中,进京作品1件。职业教育学院以“闳约深美,务实创新”的精神为指引,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要求每一名专业教师具备系统、扎实、广博的学科专业知识及本学科所凝练的学科精神,为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打下坚实基础。
获奖说明:
栾清涛作品《徽墨入纸》入选2019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平面艺术设计作品展进京作品。
于波作品《暮史晨经》入选2019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
唐玮作品《心有飞鸟》入选2019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书籍装帧类);主题艺术展视觉形象作品入选2019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平面设计类)。
邓云作品《姥姥的列宁装》入选2019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
创作说明:
栾清涛作品《徽墨入纸》设计说明:
1.本作品整体采用黑白两色对比,其设计风格简约大方。采用穿插结构的包装形态,通过细节体现设计内涵,表现出“墨入纸”的动态开合效果。包装用纸采用宣纸和纸板,制作工艺主要运用压凹肌理和模切工艺,增强质感的同时又大大减少了印刷带来的污染。
2.封盒采用书画形镂空工艺,内盒以砚石黑色肌理为底色,通过穿插关系,视觉信息从镂空处清晰呈现,完成设计动作,体现产品特性。(产品信息在外盒背面标注)
3.内盒表面采用压凹工艺,将宋代李孝美《墨谱法式》铭刻于歙砚石底纹之上,与封面相呼应,增强了触感,体现了文化的厚重。
4.内盒打开后,内衬结构呈现出墨模形态,产品凸出,辅以蝉翼拓片包裹,与内盒形成了凹凸对比,无形中完成了徽州古法制墨的模拟过程。
5.将文化符号融合延展,把历史悠久的徽州墨、纸、砚进行文化融合,展现出墨与纸\墨与砚\墨与书\墨与画等文化元素的视觉融合与文化延展。增强了产品包装的文化性和识别性。
本作品集合了模切、压凹等现代工艺技术手段,充分映射出现代社会的文化取向和审美诉求,增加了产品的文化附加值,这也是当下大众文化消费的必然要求。具有强烈的社会文化功能,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展现。
于波《暮史晨经》创作说明
材料:古书、老布、锈迹
对历史遗存的偏爱和对物性的敏感使我在创作中喜欢运用老布,古书,锈迹等等这些带有时间印迹的原生态材质来实现材质与艺术手段两个因素的综合表现。《暮史晨经》中那些古书历经时间的洗礼,在锈迹的映衬下,充满着斑驳沧桑的历史感,体现了书籍随着时间的流逝带给我们的文化记忆。是时间让这些古书和老布变得含蓄而敦厚,因而材料本身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线装古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材质,代表着中国经典文化,与古籍的邂逅让我在做这个系列的作品时一直在思索综合材料绘画中的物性与绘画性的关系,当古籍作为绘画媒介,它的物性就会充分显现,而绘画性是画面整体传达出的感受和气息。因而对材料的选择是关键,艺术家要善于发现材质本身的美感,同时还要体悟历史和当下的文化内涵。
唐玮《心有飞鸟》创作说明
飞鸟对于辽阔天空的向往是无可按耐的。“心有飞鸟”视觉形象设计以两组“飞鸟与人手”的速写图形来传递展览的主题。视觉系统中的应用设计,将“心有飞鸟”主题不断扩展,以飞鸟从作品中飞出,飞到每一个观者身边为线索进行设计。视觉系统中的所有设计实物,以平面纸张为材料,运用纸张本身的颜色和单色的烫印与模切工艺。其中的手环设计巧妙地运用纸张可弯曲的特性,设计卡扣使三层带有视觉形象的纸张,轻松的佩戴在每一位观者的手臂、头发上;肢体运动的时候,飞鸟便扇动翅膀一起飞翔。打开画册也会呈现振动翅膀欲要飞翔的鸟儿。虽然观展总会结束,但无论你在哪里,心中的飞鸟都会与你常在。
邓云《姥姥的列宁装》创作说明
以人物为主线,采用各种纸、布、麻绳和颜料等材料为工具,利用综合材料技法完成的。以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历史印记。“流行服饰是社会发展,变化状况的一个缩影。”解放初期,列宁装是最时髦的服装。看到列宁装,就会想到我的姥姥。姥姥曾是一位沂蒙山红嫂,她为祖国的解放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她参加革命就是穿着列宁装进的城,投入新的岗位。我的另一幅综合材料作品《我的姥姥》被选入国家艺术基金交流推广项目——新沂蒙,以此纪念姥姥在沂蒙山区抗战的难忘岁月。
我们的祖国曾被列强欺凌奴役,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用生命换来了新中国。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姥姥的列宁装》是对姥姥深深的缅怀,是对共和国缔造者的歌颂,更是对从苦难走向繁荣富强的祖国的赞扬与美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