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考察课程是艺术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必修课程,对于文物保护修复专业学生而言,进行必要的艺术考察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物保护修复艺术的整体面貌和发展轨迹。此次艺术考察由我院三位老师带领文物及文创四个班级,一百五十名同学按培养计划开启为期10天的考察之旅。
考察路线的制定结合各专业的特性进行综合设计,容阔笔、墨、纸、砚的传统技艺参观与实操,陶瓷的实物观察与讲解,传统村落的采风写生为一体。
笔墨纸砚,不仅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华文化之大成,也是从古至今文人雅士修身养性之本。在考察过程中,带队老师针对考察内容给同学们布置了形式多样的课程作业,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专业考察汇报分为“四部分”进行展示。
一.考察时间
2023年5月29日至6月7日。
二.考察地点:
安徽省:泾县:中国宣纸博物馆、中国宣纸文化园、体验捞纸、泾县纸笔厂。
宏村:胡开文墨厂徽州博物馆宏村建筑考察木雕大师讲座。
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博物馆、雕塑瓷厂、陶溪川、御窑博物馆、三宝村。
三.考察对象:
笔墨纸砚、博物馆、自然景观、古建筑。
四.考查方式:
深入探究文房四宝、博物馆、文化遗迹,在老师的带领下,结合自身考察需要,做好考察记录、现场写生,拍摄相关资料照片并留存。
轻似蝉翼薄如雪------文房四宝之宣纸
宣纸作为中国传统造纸工艺之一,是中国传统的古典书画用纸。2006年该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参观的首站便定在了中国宣纸博物馆。宣纸的制作工艺是在千百年的积淀中逐步成长起来的,与故土血脉相连。一来,其完美呈现依赖于精妙的手工操作,非长年浸润、耳濡目染不能习得;二来,除了千年打造的"品牌"光环之处,还有赖于泾县独特的环境。
工作人员的讲解与展示使得大家对于宣纸的选材和制作有了深刻的了解,对机制与手工的区别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同学们被独具一格的艺术氛围以及造纸技术的实操所吸引,对之后的行程充满期待。
在宣纸文化园,我们有幸参观到了三丈三宣纸的成品,其作品实为壮观,据说需要56人齐心协力,节奏有序才能制作出一张纹理细腻均匀的宣纸。
捞纸体验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文房四宝之宣笔
白居易在宣城时,曾赋诗:“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选一毫。”
只观妙笔生花处,不见辛苦制笔人。一支好的毛笔的制成,需要不同的匠人师傅来完成。手工毛笔的制作分为笔头和笔杆两部分,通常为不同的制笔匠人师傅分别完成,按照传统工艺,可以细分为至少一百二十道工序。用手艺留住笔尖上的技艺,用实践来传承文化。
在三兔制笔厂,我们参观了毛笔制作工艺,跟着老师一起学习毛笔的历史和发展历程,其悠久的历史底蕴及精湛的制作工艺使大家赞不绝口,并亲自体验了制笔中的整锋口环节以及宣笔带来的极致书写感。
制笔体验
松烟底事长,千载溢清香------文房四宝之徽墨
缕缕松烟飘染出云烟满纸,淡淡墨色氤氲成山林迷雾。它是远山中层叠松林的馈赠,是胶漆和墨的默契协作,是案头把玩的珍品古玩。它是王羲之少时尝过的绝佳美味,是日日洗笔留下的满池墨黑。它与茗茶比香,赢得东坡眷顾,自有一段淡远的香气留传。读书人爱它敬它,恨不得将三斗墨汁一饮而尽,生怕落得胸无点墨的陋名;士大夫恋它珍它,哪怕亲下作坊,油烟满眼,也要自制一锭细心珍藏。制八股、考科举、写奏章,庙堂之上处处离不开它;写名帖、记游记、绘山水,江湖之中时时有它。
走进胡开文墨厂的生产车间的瞬间,感觉时间在这里停滞了。炼烟、和料、杵捣、制墨、压模、晾墨、锉边、洗水、描金……听工作人员讲解古墨的一道道工序,几十道工序才制成一锭墨,真是感慨万分。
相较于外面的车水马龙,胡开文墨厂坐落在一条僻静的巷子里,循着这条巷子前行,缓坡处有倚山而建的一个院落,院落周围房舍高低错落,巷子和院落间则墨香四溢。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将要在这里体验墨上描金的魅力。
砚香留得东风在,一吐嵬崔冰雪肠------文房四宝之歙砚
歙砚以其巧妙的构图和精巧的雕刻,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制作工序比较繁杂,以雕刻艺术为中心,由选石、构思、定型、图案设计、雕刻、打磨、配制砚盒等多道工序构成。
歙砚雕刻精湛、造型浑朴,刀法挺秀有力,美观实用大方,历来被文人墨客誉之为罕世珍宝。歙砚石质美如碧玉、腻如肌肤、暗含锋芒、缜涩发墨、油润生辉,具有下墨快,不损笔锋,墨水不干等特点。如果使用年久,墨膏满面,只需冷水一冲,就又光洁莹亮,焕然一新了。因此有"龙尾歙砚天下冠"之说。
歙砚雕刻具有徽派石雕的风格,即浑厚朴实、美观大方、刀法刚健、花式多变。它的图案,多取于黄山胜境、新安风光、小桥流水或神话传说、名人轶事等。
歙砚善于将书法、篆刻、诗词、景物运用于歙砚创作之中,采用工笔绘画、抽象写意等手法,根据不同的石质、形态、纹理精心构思,巧妙布局。
墨砚博物馆收藏了各个时期的砚台。在馆旁还设有砚台厂房,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刻板的石头在师傅的雕刻下赋予了他生命与灵魂。
画中的乡村------安徽宏村
宏村被称为徽州的无梦之地。它的建筑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建筑组群比较完整。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木雕、砖雕和石雕等细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虽然对前对徽州的美有所了解,但一下车,还是被这深深的水墨气息所吸引, 让人迫切的想要深入其中,体验水墨中的世界。
村内街巷大都傍水而建,民居也都围绕着月沼布局。宏村一行意义非常,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同时还感受到了徽派建筑的魅力。
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安徽这个古老的村庄吸引游客的独特之处,来到这里我们所看到的建筑与环境非常的和谐没有一丝突兀,在这黑瓦白墙、小桥流水之间,随处可见支着画架、凝神挥笔的学生;让人流连忘返。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遇见“瓷都”
陶瓷之都景德镇是是世界陶瓷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景德镇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誉。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薄胎瓷人称神奇珍品,雕塑瓷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郭沫若先生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盛赞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镇与世界紧密相连。景德镇市瓷器的代名词,而瓷器的英文恰巧是china,与“中国”同名。
景德镇一个与世界对话的城市。它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瓷器精美绝伦、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
为了更好地了解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和产业发展现状,我们来到了中国陶瓷博物馆,御窑博物馆,雕塑瓷厂。这里展示了从新石器时期到现代的各种陶瓷器。通过参观博物馆,我们了解到景德镇的陶瓷悠久的历史和精淇的技艺,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景德镇的陶瓷器风格也有所不同。
为了更加近距离的体验瓷器,我们在基地进行了釉上彩的画瓷创作。在画瓷过程中,同学们各抒己长,风格各异;每个人都沉浸在画瓷的快乐中。
部分手绘图展示
21文物一李洪川
转眼间已经大学二年级了,经过课堂知识的积累,我们的知识储备日益完善,为更好的巩固和发展,按照学校课程大纲安排,我们外出进行了为期10天的专业考察。
首先由济南出发,首先到达泾县参观宣纸博物馆,了解宣纸文化,后开赴宏村,在宏村建筑古朴,民风淳朴,各种地域文化充斥着我的大脑,木雕艺术,徽派建筑等地方特色映入眼帘,第三站奔赴景德镇,参观陶瓷博物馆,领略瓷都大道,感慨瓷国发源地的情怀!
在这十天里,不管是在专业学术领域,还是在人文风情体验当中,对我来说都是受益匪浅的。当第一天走出校门时我就知道这次外出研学一定是会满载而归!
21文物一梁天琪
考察使我对徽派建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再单纯地只停留在自己在书上和网络上的一些理论的认识上,而是切身体会到身在其中的感觉,有了感官的直观认识;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有些平凡的的事物尽管平凡,但它是美的,要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的观察力去研究美,用我们的表现力去表现美,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进行美的提炼,不再漫无目的的去做一件事。考察结束了,我们回到了学校,但不一样的是我对以后的学习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对美的感受也有所提高,对每一件事情都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学校这次外出考察对培养创造艺术人才具有十分必要的意义,这也是艺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因为艺术离不开生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就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让我们在艺术中创造出能反映时代,体现主旋律的力作,产生良好社会效果,激动人心的优秀作品;
21文物二刘欣茹
本次的专业考察我们一路领略了安徽,江西的风土人情与文化历史,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华文化经历了岁月的洗礼,经过不断的筛选、积累、沉淀,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成为中华民族情感认同的重要纽带。历史艺术遗产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风采的外在体现,同时也是建设当地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源泉,所以必须保护与传承艺术遗产。只有坚持实施科学正确的方法与措施,集结全社会的努力和不懈奋斗,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运用科学的力量使珍贵、濒危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身为文物专业的学生更要以身作则,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为祖国的文保工作添砖加瓦。此外,在考察过后,我们也明白了对于我们专业来说,书本上的知识并不全面,我们要注意,多去实践,用眼睛去观察,用脚步去探索更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我们的专业,才能,更加为文保专业发光发彩。
21文物二黄忠省
通过此次的徽州宣纸文化遗产的考察,使我充分的了解到徽州红星宣纸的传承和发展,感受到了宣纸文化的悠久历史。见到了手工生产宣纸所要用到的各种造纸工具,以及不同工序的产品和各种型号的宣纸,并通过与当地造纸工人交流交谈得知-,制作宣纸就有着一百零八道工序,生产一张宣纸就要费时8-12给月,让我知道了宣纸的制作是十分不易的,每一张宣纸都饱含匠人的辛苦付出。身为文物专业的学生更要以身作则,发扬工匠精神,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为祖国的文保工作添砖加瓦,为非遗物质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1文物一侯鑫奥
研学之旅在车轮滚滚中启程,一股看不见的喜悦从心底汇聚而成。本次外出考察是在以专业班级为单位的组织下,在安徽,江西内不同几个区县为期十日的考察。其中我在想,如果古板的去修复为某一种文物,那无非是毫无意义的,千千万万的人都在为这种东西服务,丝毫不差我这一个,相比那种东西我感觉当下更重要的是如何结合实时与潮流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有关这一文物的历史与故事,而不单单是还原。就如外出考察的目的是让我们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通过外出实地学、参观文物、名胜古迹以增加我们对传统艺术文化的感性认识,更深切的感受其内涵,丰富我们的储备知识,以激发我们对非遗和文物学习的浓厚兴趣;也是为我们更深切了解安徽江西当地的文化,以开阔我们视野,增强扩展我们专业能力和思想。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相信这次艺术实践考察定会开阔同学们的学术视野,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大家纷纷表示获益匪浅,不虚此行。